6月20日至9月19日江滨南路陈埭段封道改造 车辆需要绕行

原标题: 6月20日至9月19日江滨南路陈埭段封道改造 车辆需要绕行
江滨南路陈埭段封道改造
交警部门设置警示牌,月日引导车辆改道。至月
路面坑坑洼洼,日江开车经过必须放慢车速越过一个又一个坑,滨南一些车速度快来不及躲闪很容易出车祸,埭段这是封道多年前记者走访江滨南路陈埭段的体验。由于路段属于软基路面,改造道路坑洼不平的车辆现象成了尴尬的问题,2015年7月,需绕行江滨南路晋江段开始分期拓宽改造,月日目前,至月前两个路段已先后完成拓改,日江而陈埭段何时拓改则成为市民关注的滨南问题。近日,埭段记者从市市政部门获悉,封道6月20日至9月19日,江滨南路鞋都路至晋江大桥段进行全面拓改,仅留石狮往泉州方向2车道可通行。□记者 张晓明 文/图
现场封道施工 车辆需要绕行
昨日9时30分,记者来到江滨南路,从世贸中心往晋江大桥方向,路旁有多块交通提示牌,提示车主前方为施工路段,已经封闭直行车道。记者看到,此时江滨南路上车流量仍不小,不少为过境大货车。路口处多名交警人员在疏导交通,只要看到大货车驶来,都会提前让其改道通行。
“江滨南路晋江陈埭段正在进行道路拓宽改造,已经进行交通管制。”据交警现场介绍,管制时间为2018年6月20日00:00至9月19日23:59,管制期间江滨南路南侧鞋都路至晋江大桥段路面实施封闭,禁止所有车辆进出;江滨南路北侧鞋都路至晋江大桥段石狮往泉州方向实行单向通行(三车道封闭一车道)。
记者发现,不少车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车到路口处,发现无法通行才知道封道了。
交警提醒,池店、南安方向来车欲通过江滨南路往石狮方向的,可从中央景观道、鞋都路→鞋都路苹果灯控(调头)→六源路绕行。
路面拓宽10米 进行“白改黑”
记者从晋江市市政园林局了解到,江滨南路晋江段全长约6.6公里(顺济桥旱闸至晋江大桥互通右转匝道),为双向6车道的水泥路面。该路段分为两期进行拓宽改造,一期为顺济桥旱闸至陈泉路,全长4.5公里;二期为陈泉路至晋江大桥互通右转匝道,全长2.1公里。
“一期于2015年7月先行改造。”晋江市市政园林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一期路段原宽41米至43米不等,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等均不完善。2016年9月拓改后保持其双向6车道和3.5米宽的中央分隔带不变,将道路整体向两侧拓宽至50米,并铺设沥青进行“白改黑”,设计行车时速60公里。
由于江滨南路二期处于软基地段,需等软基沉降稳定后才能启动拓改。在滨江商务区段完成拓改后,最后一段(陈埭段)也开始进行拓改,拓改内容与一期一样,同样将拓宽10米,并进行“白改黑”。
“变身”前后大不同 道路景观有提升
“以前路面有破损,开车经过时会颠簸起伏,速度都提不上来。现在改造好了,路面宽阔又平坦,从晋江到泉州市区的开车时间可以节省不少呢!”提到道路一期改造后的“体验”,市民林小姐感受颇深。记者走访也发现,江滨南路滨江商务区段拓改后,与周边高楼形成了新的风景线。
晋江市政园林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未改造前该路段为水泥路面,是十几年前建的,尤其是软基路面经常破损严重。不仅车辆通行不方便,也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通车率较低。此次改造将所有的道路路面沥青化,行车速度和舒适度都提升了。
此外,除了道路改造外,江滨南路整体的绿化景观提升也是一大亮点,让市民出行变成“享受”。
相关文章
- 沈阳至长白山高铁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64列,北京至抚顺、通化、长白山间的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同时开行沈阳北至沈阳北、长春西至长春动车组列车各2列,串联辽宁、吉林省主要城市。这些旅客列车有调整出行注意货2025-10-12
- 海峡网9月7日讯 (泉州网记者 许奕梅 通讯员 尤杰明)在泉州务工的外地户籍群众,由于工作或生活等原因,很多都需要买车,买车上牌需要办理居住证,但是办居住证从登记到领证需一段时间,一些急于购车的人,便2025-10-12
- 闽南网10月25日讯福建日报新媒体·闽南网记者 陈玉玲 通讯员 吴小玉)“周杰伦2018泉州演唱会”活动将于10月27日星期六)、10月28日星期日)举办。为确保2025-10-12
- 海峡网9月20日讯泉州网记者游怡冰)秋分将至,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均已达到了气象学的入秋标准,但在福建“秋老虎”还占据着领地,四处洋溢着夏天的气息。昨天,泉州在副高的掌控下,阳光2025-10-12
- 昨晚“苏超”淘汰赛四分之一决赛迎来最后一场较量最终无锡队3:0战胜盐城队拿下最后一个“苏超”四强名额至此“苏超”四强诞生分别是南京队泰州队南通队无锡队此前10月4日经过90分钟比赛连云港队与南京队1比2025-10-12
- 市区中山路保护提升工程将启动路段全长240米 工期240天 出台40项措施 最大限度不扰民改造后的中山路效果图海峡网讯泉州晚报记者殷斯麒)备受关注的泉州中心市区中山路涂门街—打锡街)保护提2025-10-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