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首例成人破伤风疫苗接种 做好预防是关键

  发布时间:2025-10-12 22:50:40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有免疫史的人接种破伤风疫苗可很快产生抗体,免疫期长 海峡网3月26日讯泉州网记者 许奕梅)对于破伤风,一种普遍的认识是,出现较深或受污染的伤口后,在清理伤口的同时,注射破伤风针抗毒素)以预防破伤风,但 。

原标题:泉州首例成人破伤风疫苗接种 做好预防是泉州关键

有免疫史的人接种破伤风疫苗可很快产生抗体,免疫期长

海峡网3月26日讯(泉州网记者 许奕梅)对于破伤风,首例一种普遍的成人认识是,出现较深或受污染的破伤伤口后,在清理伤口的风疫防关同时,注射破伤风针(抗毒素)以预防破伤风,苗接但破伤风针保护时间较短,好预超过这个时间伤口再次被污染仍面临感染风险。泉州前日,首例成人破伤风疫苗在晋江罗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成人在伤口受污染后,破伤既往有破伤风主动免疫全程接种史的风疫防关前提下,加强接种破伤风疫苗,苗接免疫保护期更长更安全。好预

接种破伤风疫苗 可延长免疫保护期

22日上午,泉州20多岁的市民康女士来到晋江罗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她在前一天被狗咬伤,动物咬伤科主治医师庄天从给康女士做好伤口处理后,同时给她注射了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疫苗,康女士也是泉州多年来接种成人破伤风疫苗的第一人。

庄医生介绍,人们常说的打破伤风针,是通过被动免疫获得保护,即面临可能的感染后,通过注射抗破伤风球蛋白获得保护的方式。常用的有两种制剂:破伤风抗毒素(TAT)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前者需要皮试,后者不需做皮试。

作为一种被动免疫其免疫作用维持时间较短,TAT约为7天,多次注射后效果也差,TIG为2到3周。应用一次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并不能带来持久免疫力。

庄医生说,医学上的破伤风疫苗是指破伤风类毒素制剂,是类毒素而不是抗毒素,诱导机体自身产生抗体获得保护的方式,注射到人体后10天开始产生抗体,完成全程免疫后,抗体水平常可达5到10年的保护力,但不能产生终身免疫,需定期加强。

目前,晋江罗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采购100支破伤风疫苗,也是泉州成人可接种该疫苗的第一家。该疫苗需在1个月、6个月间隔后连续接种3针。目前已有近10人预约接种。

破伤风感染病死率高 做好预防是关键

泉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相关人员介绍,目前儿童出生后就必须接种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疫苗,简称百白破疫苗,它是由百日咳疫苗、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按适量比例配制而成,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

婴儿出生后满3月龄开始注射百白破疫苗,共3针,18个月龄加强注射1针,6岁改注射白破二联疫苗加强免疫。破伤风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一旦感染发病,病死率高,做好预防是很关键的,家长们务必重视。

另外,针对容易受伤且伤口易受破伤风感染的高危人群,如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家养动物者等,在没受伤前建议接种破伤风疫苗预防,此后也要定期注射加强。

  • Tag:

相关文章

  • 今年可能有5至6个台风影响泉州 其中本月可能有早台风

    ­ 昨日,泉州市的最高气温仍在30℃上下,虽然气温不高,但湿度较大,体感仍然比较闷热。还好,今天冷空气来泉送凉,给炎热的天气降降温,出门过“六一”儿童节的小朋友可以舒爽
    2025-10-12
  • 为期一个月 晋江文创嘉年华火热来袭

    昨晚,2025年晋江市文化创意艺术嘉年华启动仪式在梧林传统村落举行。昨晚7点,高甲戏、木偶戏、舞狮等非遗民俗热闹巡游。与此同时,中秋文艺会演在梧林烧塔仔广场热闹开场,音诗画《月亮代表我的心》、快闪《我
    2025-10-12
  • 仕公岭立交实现全互通 老君大道全线畅通

    30日,随着城东至北峰快速通道涉铁扫尾工程竣工,老君大道剩余3处关键交通节点如期打通,仕公岭立交实现全互通,标志着老君大道这条中心市区的“大动脉”全线畅通。据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
    2025-10-12
  • 为了守护游客和建筑安全 泉州洛江仙公山新增避雷设施

    洛江区仙公山因地势较高,景区内的建筑物、监控及电器设备常因雷击受损。近日,记者了解到,景区山顶建筑正在增设一批避雷设备,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日前,记者来到仙公山山顶看到,10多栋殿、楼、亭相邻,形成颇
    2025-10-12
  • 美国密西西比州发生枪击事件 已致4死12伤

    来源:财联社财联社10月11日电,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0月11日,美国密西西比州利兰市官员表示,该市当天凌晨发生枪击事件,造成4人死亡、至少12人受伤。利兰市市长表示,这起枪击案发生在午夜前后,当天
    2025-10-12
  • 泉港“四普”发现清代古石桥 一座兰陵桥见证百年情

    一座古桥,一句诺言,一段佳话。随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工作的深入,近日,泉港区南埔镇一座160余年的清代石桥拨开云雾,重回公众视野。它不仅是一处百年交通遗迹,更
    2025-10-12

最新评论